我校获批的教育部“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项目”正式签约授牌
5月25日下午,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办、亚龙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教育部“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项目”启动工作视频会议成功举行。
根据《关于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项目2020年入选院校的通知》(人文中心函〔2020〕9号),我校入选成为首批筹建合作院校(全国本科院校共8所入选)。本次项目启动工作视频会议目的在于推动项目建设务实深入开展,打造人文交流品牌。我校作为首批入选筹建院校代表,设立了浙江理工大学分会场参与在线会议,郜正荣副校长出席会议并进行项目“云”签约和院校代表主题发言,国际交流合作处、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领导、教师代表共同到分会场参加活动。
本次项目启动工作通过线上视频会议平台,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区178所院校、九百余人同时在线参会。出席视频会议的相关领导及嘉宾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杜柯伟,河南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刁玉华副厅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特聘教授谭建荣,项目联合实施单位亚龙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继权,以及全国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入选院校领导及项目负责人,以及相关行业企业代表。启动会议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杨晓春副主任主持。
会议紧紧围绕“产教融合提升院校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能力”的主题展开。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杜柯伟作《发挥产教融合作用,提升学校服务人文交流能力》中外人文交流政策报告。从人文交流理念、教育在人文交流中的基础性作用阐述,指出基地项目的开展应秉持“技术创新+人文交流”协调发展理念,亚龙与合作院校共同孵化建设“亚龙智能国际学院”、“亚龙智能国际技术创新中心”、“亚龙丝路学院”等,促进产教融合,推动培养智能制造领域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人文交流能力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亚龙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继权作《搭建产教融合平台,助力高素质人才培养》报告。围绕“基地项目搭建产教融合平台”、“基地项目助力高素质人才培养”和“基地项目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三方面介绍,指出基地项目的开展将围绕基地建设、人才培养、境外办学等方面进行,致力于通过开展人才培养培训、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联合实施等,推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努力打造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中外人文交流实践平台。
“云签约、云授牌和颁发证书”环节,陈继权董事长与浙江理工大学等院校代表在线云签约,杜柯伟主任为项目院校在线云授牌,颁发筹建证书。
郜正荣副校长受邀代表签约院校作《产教融合构建智能制造,中外人文交流实践平台引导带动“一带一路”教育合作》主题发言。他从浙江理工大学的办学历史与现状、新时期办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智能制造工程人才培养途径与成效三方面进行介绍。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才是推进智能制造发展的支撑和源动力,是“中国智造”时代发展的需要。我校于2018年获批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是浙江省第一个开设该专业的高校。自开办以来,逐渐形成了科学研究、企业需求深度融合,与学科竞赛紧密结合,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广泛联合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将在教育部人文交流中心指导下,加强与亚龙集团和相关单位合作,在政策、资源等方面给予基地建设必要支持,将基地打造成为集产教融合、国际合作、教学改革等多功能的高水平平台,拓展与“一带一路”国家在合作办学、联合培养、师生交流、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在引导带动“一带一路”教育合作上作出示范,切实提升学校参与和服务人文交流的水平,打造中外人文交流领域的浙理品牌!